“天寒水歸壑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天寒水歸壑”出自唐代吳少微的《和崔侍御日用游開化寺閣》。
“天寒水歸壑”全詩
《和崔侍御日用游開化寺閣》
唐代 吳少微
左憲多才雄,故人尤鷙鶚。
護贈單于使,休軺太原郭。
館次厭煩歊,清懷尋寂寞。
西緣十里馀,北上開化閣。
初入云樹間,冥蒙未昭廓。
漸出欄榥外,萬里秋景焯。
歲晏風落山,天寒水歸壑。
覽物頌幽景,三乘動玄鑰。
但敷利解言,永用忘昏著。
《和崔侍御日用游開化寺閣》吳少微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:
和崔侍御日用游開化寺閣
左憲多才雄,故人尤鷙鶚。
護贈單于使,休軺太原郭。
館次厭煩歊,清懷尋寂寞。
西緣十里馀,北上開化閣。
初入云樹間,冥蒙未昭廓。
漸出欄榥外,萬里秋景焯。
歲晏風落山,天寒水歸壑。
覽物頌幽景,三乘動玄鑰。
但敷利解言,永用忘昏著。
詩意:這首詩是作者吳少微寫給崔侍御的,描寫了作者在開化寺閣游玩的景致。詩中展現了作者對官僚生活的疲倦和對自然景致的向往,并表達了對三乘(佛教中的三種修行方式)的稱贊。
賞析:這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為主題,通過運用自然景色的描寫,展現出詩人內心的寂寞和疲倦。詩中的開化寺閣是一個山間的寺廟,作者游覽其中,感受到了寧靜的氛圍和秋天獨特的景色。詩中的\"云樹\"代表不太清晰的景色,而\"欄榥\"則表示展現出的景色愈發清晰和明亮。作者通過描述秋天的風景,以及風落山,水歸壑的場景,表達出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高遠境界的向往。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將宣揚利益和詮釋義理的言辭,視為永恒的重要部分。
總體而言,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和對寧靜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疲倦生活的疲憊和對超然境界的向往。同時,通過將自然景色與佛教的三乘相聯系,表達了作者對宗教信仰的推崇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