尸祝,讀音為 shī zhù,是古代漢語詞匯,主要意思包括:
1. 古代祭祀時對神主掌祝的人,即主祭人。
2. 祭祀這一行為本身。
3. 崇拜的表現形式。
該詞出自《莊子·逍遙游》中的句子:“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意指廚師雖然不負責烹飪,但主持祭祀的人不會越過烹煮用具去代替廚師的工作,各自安守本分
尸祝在古代祭祀中的具體職責是什么?
尸祝一詞的出處是哪部古籍?
如何在現代理解尸祝的概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