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> 文章列表 > “攀花愿成蹊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攀花愿成蹊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攀花愿成蹊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攀花愿成蹊”出自唐代李白的《贈范金卿二首》。

    “攀花愿成蹊”全詩

    《贈范金卿二首》

    唐代 李白

    君子枉清盼,不知東走迷。

    離家來幾月,絡緯鳴中閨。

    桃李君不言,攀花愿成蹊。

    那能吐芳信?惠好相招攜。

    我有結綠珍,久藏濁水泥。

    時人棄此物,乃與燕珉齊。

    摭拭欲贈之,申眉路無梯。

    遼東慚白豕,楚客羞山雞。

    徒有獻芹心,終流泣玉啼。

    只應自索漠,留舌示山妻。

    范宰不買名,弦歌對前楹。

    為邦默自化,日覺冰壺清。

    百里雞犬靜,千廬機杼鳴。

    浮人少蕩析,愛客多逢迎。

    游子睹嘉政,因之聽頌聲。

    作者簡介(李白)

   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念館。

    贈范金卿二首翻譯

    君子枉自清高,不知人云亦云的迷惑。

    我離開家鄉來貴縣已經幾個月了,家中的妻子孤獨聽著凄涼的蟋蟀聲聲。

    你是有道德的君子,所以來投奔你的人特別多。

    你不用好語善言,我都知道你的美好的內心。

    我心懷珍貴的綠寶石,長期埋沒在泥土里。

    一般的人,把他看成是容易污損的假玉。

    我把它擦拭干凈,想把它獻給朝廷,可惜沒有進獻的途徑。

    有人把白豬和山雞當作珍貴動物獻給君王,卻把真正的鳳凰拋棄。

    我卻懷抱寶玉,因為沒有進獻的途徑而痛哭流涕。

    我只好落寞回鄉,像張儀一樣讓妻子看看,我的三寸不爛之舌還在嗎?在就好,就有希望。

    范縣令不沽名釣譽,彈琴唱歌,清凈高雅。

    你用無為之道治理縣政,心境猶如冰壺之水清澈見底。

    你治理的縣境,沒有盜竊,每家都是男耕女織。

    沒有游蕩閑逛的人,風氣淳樸,客至如賓,殷勤招待。

    我來貴縣,深深為你的政績感動,不由獻給你一曲頌歌。

  •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