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頃良田無覓處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二頃良田無覓處”出自宋代蘇軾的《減字木蘭花·送東武令趙昶失官歸海州》。
“二頃良田無覓處”全詩
《減字木蘭花·送東武令趙昶失官歸海州》
宋代 蘇軾
賢哉令尹。
三仕已之無喜慍。
我獨何人。
猶把虛名玷縉紳。
不如歸去。
二頃良田無覓處。
歸去來兮。
待有良田是幾時。
作者簡介(蘇軾)
蘇軾(1037-1101),北宋文學家、書畫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漢族,四川人,葬于潁昌(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學識淵博,天資極高,詩文書畫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暢達,與歐陽修并稱歐蘇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詩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、比喻,藝術表現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蘇黃;詞開豪放一派,對后世有巨大影響,與辛棄疾并稱蘇辛;書法擅長行書、楷書,能自創新意,用筆豐腴跌宕,有天真爛漫之趣,與黃庭堅、米芾、蔡襄并稱宋四家;畫學文同,論畫主張神似,提倡“士人畫”。著有《蘇東坡全集》和《東坡樂府》等。
減字木蘭花·送東武令趙昶失官歸海州注釋
①令伊:縣官的別稱,此處指趙昶。
②玷:玷污。
③搢紳:士大夫的別稱。
④二頃良田無覓處:出自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”使我有洛陽負郭田二頃,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?“
⑤歸去來兮:出自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:”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?”
減字木蘭花·送東武令趙昶失官歸海州簡析
宋神宗熙寧八年(1075),東武(即密州治所諸城縣,諸城在隋代以前稱東武)縣令趙昶被罷官,歸海州,蘇軾作此詞相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