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見說亭基從古在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見說亭基從古在”出自宋代薛嵎的《萬象亭》。
“見說亭基從古在”全詩
《萬象亭》
宋代 薛嵎
年年此地駐吟鞍,十萬人家指掌寬。
天上星辰依舊遠,山中松桂不知寒。
月生滄海一輪靜,云泊闌千片影殘。
見說亭基從古在,擬將圖志試尋看。
《萬象亭》薛嵎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萬象亭》是宋代薛嵎所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。
《萬象亭》中文譯文:
年年在這里駐足吟詩,
這里有十萬戶人家,寬闊無邊。
天上的星辰依然遙遠,
山中的松樹和桂樹不知寒冷。
月亮升起,它靜靜地照耀在蒼海上,
云彩停泊,數千片影子殘留。
聽說這亭子的基石由古代就存在,
我打算找到圖志,試著尋找一番。
詩意和賞析:
《萬象亭》通過描繪一個亭子和周圍景物的畫面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、歷史沉淀以及自然界的感慨和思考。
詩中的亭子被描述為一個寬廣無邊的場所,有著十萬戶人家的繁榮,展現了社會的繁華和人們的生活。然而,盡管歲月流轉,天上星辰依舊遙遠,山中的松桂卻不受寒冷的影響,顯示了自然界的恒久不變和堅韌不拔。
詩中的月亮在蒼海上升起,靜靜地照耀著,而云彩則停泊在天空中,留下千片殘影。這些景象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幻,然而,亭子的基石卻被傳說從古代就存在,這種傳承和延續的意象使詩人對歷史的珍視和追尋更加濃厚。
整首詩以一種寧靜、古樸的筆觸描繪了亭子和周圍景物,詩人通過對自然和歷史的觀察,表達了對時光流逝、人事更迭的思考,以及對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淀的珍視。這種詩意讓人感受到歲月更替中的恒久不變,以及人類與自然、與歷史的融合與共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