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喜有松聲六月寒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喜有松聲六月寒”出自宋代孔武仲的《過馬鞍山》。
“喜有松聲六月寒”全詩
《過馬鞍山》
宋代 孔武仲
足歷黃州百疊山,更無平地只岡巒。
物皆枯稿非人世,石最崔嵬是馬鞍。
畏日流金紅艷艷,亂沙堆雪白漫漫。
崎嶇出盡聊休息,喜有松聲六月寒。
《過馬鞍山》孔武仲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過馬鞍山》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詩詞。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馬鞍山上的旅途經歷,以及他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思考。
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:
足歷黃州百疊山,
更無平地只岡巒。
物皆枯稿非人世,
石最崔嵬是馬鞍。
畏日流金紅艷艷,
亂沙堆雪白漫漫。
崎嶇出盡聊休息,
喜有松聲六月寒。
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穿越黃州百疊山的艱難旅程。這座山巒起伏不平,沒有一塊平地,整個景象都如同草稿一般干燥和質樸。然而,在這些山峰之中,最崎嶇高聳的一座就像是一把馬鞍,讓人感到震撼。
詩中還描繪了太陽的光芒如金流般照射,染紅了山巒,給人一種瑰麗壯觀的感覺。同時,亂沙堆積如雪,白茫茫一片,給人一種遼闊而凈化的感覺。
最后,作者走出了這崎嶇的山路,找到了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。他欣喜地發現,六月的寒意中,還有松樹的聲音,這使得他感到寧靜和溫暖。
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。作者通過對山巒和自然現象的描繪,抒發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,同時也傳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向往。整首詩意境明快,情感真摯,給人以美好的視聽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