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書足前吟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大書足前吟”出自宋代趙汝鐩的《山吟》。
“大書足前吟”全詩
《山吟》
宋代 趙汝鐩
梯磴捫絕壁,題詩紀幽臨。
呵凍象管滑,墮崖千尺深。
群猿皆驚笑,看我攀蘿尋。
石罅忽搜得,大書足前吟。
誦詠猿側耳,頷頭似知音。
吟罷下山去,猿亦歸他林。
《山吟》趙汝鐩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山吟》是宋代趙汝鐩的一首詩詞。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攀爬陡峭的山崖,題寫詩句來紀念這幽靜而險峻的地方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。
梯磴捫絕壁,
題詩紀幽臨。
呵凍象管滑,
墮崖千尺深。
群猿皆驚笑,
看我攀蘿尋。
石罅忽搜得,
大書足前吟。
誦詠猿側耳,
頷頭似知音。
吟罷下山去,
猿亦歸他林。
【譯文】
攀爬著峭壁的梯磴,
題寫詩句以紀念這幽靜的地方。
寒冷的石頭像滑溜的冰管一樣,
峭壁上墮落的深淵有千尺之深。
群猿驚訝地笑著,
看著我攀爬著藤蘿尋找。
突然間,在石縫中發現了,
足以留下詩篇的大書。
誦讀著,猿猴側耳傾聽,
搖頭點首,仿佛懂得我的心音。
吟罷,我離開山下去了,
猿猴也回歸它們自己的森林。
【詩意與賞析】
《山吟》通過描繪作者攀爬陡峭的山崖,展示了人與自然的交互。詩中的山崖險峻,象征了困難和艱險,而攀爬山崖則象征了人們對于挑戰的追求和勇氣。作者用詩篇來紀念這個幽靜而險峻的地方,表達了自己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敬畏之情。
詩中的猿猴是作者攀爬過程中的伴侶,它們對于作者的行為感到驚訝,并以嬉笑的方式觀察著。這里,猿猴可以被視為自然界的代表,它們的反應與作者的行為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對比。石罅中的大書是作者攀爬奮斗的見證,也是他對這片山崖的熱愛和敬仰之心的體現。
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吟罷山歌后的離去,也象征著人們對于自然的訪問和離別。作者下山離去,而猿猴也回歸了它們自己的森林,這里可以理解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平衡。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的行為,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贊美,并借此寄托了人類對于追求自由和挑戰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