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舞罷蘇臺惹恨長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舞罷蘇臺惹恨長”出自明代徐于的《柳絲別意六首》。
“舞罷蘇臺惹恨長”全詩
《柳絲別意六首》
明代 徐于
舞罷蘇臺惹恨長,隋家宮怨入吳閶。
《柳絲別意六首》徐于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柳絲別意六首》是明代徐于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中文譯文:
舞罷蘇臺惹恨長,
隋家宮怨入吳閶。
生憎后夜梢頭月,
勾引春魂落女墻。
詩意:
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別離之情和對往事的懷念。詩中通過描繪柳絲、吳閶、梢頭月和女墻等景物,表達了作者在舞罷蘇臺后,對過去的怨恨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。詩詞傳遞了一種深情厚意和離愁別緒。
賞析:
這首詩詞運用了意境豐富的描寫手法,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。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:
1. 舞罷蘇臺惹恨長:
\"舞罷蘇臺\"指的是在蘇州的臺城上跳舞。\"惹恨長\"表示因為某種原因引起了長久的怨恨。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某種別離或離別帶來的憤怒和怨恨之情。
2. 隋家宮怨入吳閶:
\"隋家宮怨\"指的是隋朝宮廷的怨恨。\"吳閶\"是指吳門城閶門,象征著離別之地。這句表達了隨著時間的流逝,過去的怨恨和痛苦已經深深地留在了別離的地方。
3. 生憎后夜梢頭月:
\"生憎\"表示遺憾。\"后夜梢頭月\"指的是深夜時分的月亮。這句表達了作者在別離后的夜晚,遺憾地望著月亮想起了過去的往事。
4. 勾引春魂落女墻:
\"勾引春魂\"意味著勾起春天的情感。\"女墻\"是指城墻上的女兒墻,象征著別離之地。這句表達了作者在別離之時,被回憶和離愁所吸引,情感如同春天的魂魄般落在了別離之地。
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,通過運用象征和意境,表達了作者對別離和過去時光的怨恨和懷念之情。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,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,給人以離愁別緒的感觸。同時,它也展示了明代徐于詩詞創作的風格和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