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> 文章列表 > “分付徐熙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分付徐熙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分付徐熙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分付徐熙”出自宋代曹勛的《夾竹桃花·詠題》。

    “分付徐熙”全詩

    《夾竹桃花·詠題》

    宋代 曹勛

    詩絳彩嬌春,蒼筠靜鎖,掩映夭姿凝露。

    花腮藏翠,高節穿花遮護。

    重重蕊葉相憐,似青帔艷妝神仙侶。

    正武陵溪暗,淇園曉色,宜望中煙雨。

    暖景、誰見斜枝處。

    喜上苑韶華漸布。

    又似瑞霞低擁,卻恐隨風飛去。

    要留最妍麗,須且閑憑佳句

    更秀容、分付徐熙,素屏畫圖取。

    作者簡介(曹勛)

    曹勛(1098—1174)字公顯,一字世績,號松隱,潁昌陽翟(今河南禹縣)人。宣和五年(1123),以蔭補承信郎,特命赴進士廷試,賜甲科。靖康元年(1126),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,受徽宗半臂絹書,自燕山逃歸。建炎元年(1127)秋,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向宋高宗上御衣書,請求召募敢死之士,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。當權者不聽,被黜。紹興十一年(1141),宋金和議成,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,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。十四年、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。孝宗朝拜太尉。著有《松隱文集》、《北狩見聞錄》等。他的詩比較平庸,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。

    夾竹桃花·詠題注釋

    蒼筠(yún):青翠茂盛的竹子。

    帔(pèi):古代的一種服裝,即裙裝。

    武陵溪:神仙居住的地方。相傳東漢劉晨、阮肇入天臺山,迷不得返,饑食桃果,尋水得大溪,溪邊遇到仙女,獲款留,及出,已歷七世。復往,不知何所。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“晉太原中,武陵人,捕魚為業,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。忽逢桃花林......”

    淇園:古代衛國園林名,產竹,在今淇縣西北。這里指如淇園般的竹林美景。

    上苑: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。

    韶華:美好的時光。

    且:暫時。

    憑:依靠。

    佳句:詩詞篇章等文字。

    徐熙:五代南唐畫家,鐘陵人。善畫花鳥,長于寫生。宋郭若虛《圖畫見聞志·鋪殿花》:“江南徐熙輩,有于雙縑幅素上,畫叢艷疊石,傍出藥苗,雜以禽鳥、蜂、蟬為妙。”叢艷,群芳。

    夾竹桃花·詠題題解

    這首詞中,作者濃彩重墨,運用描寫、比喻、對比等手法,借鑒漢大賦“鋪敘”的寫法,極盡鋪敘夸張之能事,酣暢淋漓地描寫了皇家園林如淇園般的竹林秀美景色,氣勢恢宏。

    臺灣與大陸溝通

  •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