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功兼七制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功兼七制”出自宋代曹勛的《水龍吟(會慶節)》。
“功兼七制”全詩
《水龍吟(會慶節)》
宋代 曹勛
翠簾遲晚,龍樓麗日,海宇明新霽。
樞旋大電,虹流華渚,陽春天氣。
出震乘乾,保民立政,垂衣裳治。
誕恩均九有,功兼七制,恢圖撫、四荒外。
威動殊鄰萬里。
擁衣冠、稱觴玉陛。
虞韶緩度,龍香飛下,晴云如水。
行見冰天,版圖來上,諸侯盟會。
奉怡顏宴罷,歸移寶輦,向瑤池醉。
作者簡介(曹勛)
曹勛(1098—1174)字公顯,一字世績,號松隱,潁昌陽翟(今河南禹縣)人。宣和五年(1123),以蔭補承信郎,特命赴進士廷試,賜甲科。靖康元年(1126),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,受徽宗半臂絹書,自燕山逃歸。建炎元年(1127)秋,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向宋高宗上御衣書,請求召募敢死之士,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。當權者不聽,被黜。紹興十一年(1141),宋金和議成,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,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。十四年、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。孝宗朝拜太尉。著有《松隱文集》、《北狩見聞錄》等。他的詩比較平庸,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