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> 文章列表 > “雨后月明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雨后月明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“雨后月明”的出處是哪里

    雨后月明”出自宋代舒岳祥的《雨后月明起坐戲成》。

    “雨后月明”全詩

    《雨后月明起坐戲成》

    宋代 舒岳祥

    雨后月明,如醉而醒。

    不見其形,但見其影。

    我夢初回,非曙非暝。

    道人無言,起舞弄景。

    永鳥無聲,一鶴自警。

    清風南來,露墜炯炯。

    我病不飲,酌此清冷。

    超然頓悟,九萬俄頃。

    《雨后月明起坐戲成》舒岳祥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
    《雨后月明起坐戲成》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
    雨后月明,如同從醉態中蘇醒。看不見月亮的形狀,只看到它的倩影。我初次回到夢境,不分清晨與黃昏。道士無需言語,起舞演繹美景。永遠寂靜的鳥兒,一只孤獨的仙鶴自警。清風從南方吹來,露水晶瑩剔透。我病重無法飲酒,只倒滿這清冷的杯子。超然的境界頓然覺悟,九萬畝的田地瞬間呈現。

   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后月明的景象,表達了詩人從一種迷茫狀態中清醒過來的心境。詩人無法直接看到月亮,只能看到它的倩影,這種模糊的感覺象征著詩人在迷惘中逐漸尋找到了方向。他回到夢境,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都無法分辨,這表明他的思緒在夢與醒之間游離。道士起舞弄景,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俗的境界,使詩人感到愉悅和欣賞。而鳥兒無聲,仙鶴自警,以及清風和露水的描繪,都營造出一種寧靜和清涼的氛圍。

    詩人自述病重,無法飲酒,但他卻用這杯清冷的飲料來酌受自然的美好。這表現了詩人超然的心態和對生命的獨特感悟。在這種超然的狀態下,詩人突然覺悟,九萬畝的田地一下子展現在他眼前。這里的九萬畝可以理解為廣闊而遼遠的境界,詩人通過這種頓悟,達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。

   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悟和超脫世俗的追求。通過模糊的月亮、夢境的模糊界限以及超然的境界,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現實的思考和境界的抒發。整首詩詞意境清新,富有哲理,給人以靜謐和美好的感受。

  •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