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室幽境自閒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室幽境自閒”全詩
《修竹二首》
宋代 晁公溯
虛窗倚修竹,陰晴見佳景。
雨隙落余滋,風欞亂疏影。
室幽境自閒,心無地愈靜。
丁寧護云根,留伴歲寒永。
《修竹二首》晁公溯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修竹二首》是晁公溯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。
修竹倚著虛掩的窗扉,陰晴不定時顯出美麗的景色。雨水透過竹隙灑下,風吹亂了疏影。這個屋子幽靜而恬靜,心境也越發寧靜。修竹像是庇護著云根,陪伴著歲月的寒冷永恒存在。
這首詩詞以修竹為主題,通過描繪修竹在窗前的景象,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安逸之情。修竹作為一種常見的植物,以其高雅的形態和清幽的氛圍,常被用來象征心靈的寧靜和超凡脫俗的境界。詩詞中的窗戶、竹影、雨水和風都是自然界的元素,通過對這些元素的描繪,展示了一種寧靜和靜謐的意境。
首句以虛窗和修竹為開頭,通過倚靠虛窗的修竹形象,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。接著描述了修竹在不同天氣下的變化,雨水透過竹隙灑下,風吹亂了竹影,給人一種生動的畫面感。
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室內的環境,室幽境自閑,心境也越發寧靜。修竹像是守護著云根,給人一種撫慰和庇護的感覺。最后一句表達了修竹陪伴著歲月的寒冷,意味著修竹的存在是永恒的。
整首詩詞以修竹為主題,以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安逸,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心靈的深入觸動和思考。通過修竹的形象,詩詞傳達了一種寧靜與恬淡的美感,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脫塵俗的境界。同時,修竹作為一種常見的植物,在中國文化中也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,代表了堅韌與不屈的品質。整首詩詞通過對修竹的描繪,展示了詩人對修身養性、守正出奇的追求,給人以美好的心靈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