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憶昨北走關山中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憶昨北走關山中”全詩
《發光山》
宋代 孔武仲
搖搖春霜草頭白,冰如龍蛇當轍跡。
天開日麗非偶然,昨夜滿山明月色。
憶昨北走關山中,下坂還登百千尺。
狂風虛霰何可當,破碎貂孤作巾幘。
今朝驛道千里平,而況六幕俱空明。
昔何艱險此何易,付予榮枯豈天意。
人心既好馬亦驕,騰{檀換革旁}齧轡鳴蕭蕭。
我今亦復歌且謠,惠相好者同游邀。
相與馳君之樂郊,從此不嗟沖涉勞。
《發光山》孔武仲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發光山》是宋代孔武仲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搖搖春霜草頭白,冰如龍蛇當轍跡。
在春霜的搖曳下,草頭潔白如玉。冰雪如龍蛇般覆蓋在車轍上。
天開日麗非偶然,昨夜滿山明月色。
天空明凈,陽光燦爛,并非偶然。昨夜山中的明亮月光灑滿大地。
憶昨北走關山中,下坂還登百千尺。
回憶起昨天北行經過的關山,下坡之后又爬上百千尺高的山峰。
狂風虛霰何可當,破碎貂孤作巾幘。
狂風呼嘯,虛幻的冰雹如何抵擋?破碎的貂皮孤零零地做成巾幘。
今朝驛道千里平,而況六幕俱空明。
今天早晨,驛道千里平坦,更何況六幕車皆空空,明亮無物。
昔何艱險此何易,付予榮枯豈天意。
昔日的艱險與如今的容易,命運的榮辱豈能完全由天意決定。
人心既好馬亦驕,騰{檀換革旁}齧轡鳴蕭蕭。
人心善良,馬匹也變得驕傲自滿,騰空而起,嚼動轡頭發出悠揚的聲響。
我今亦復歌且謠,惠相好者同游邀。
我今天也要高歌吟唱,邀請善友一同游玩。
相與馳君之樂郊,從此不嗟沖涉勞。
我們一同馳騁于樂園之中,從此不再為辛勞與艱辛而嘆息。
這首詩詞《發光山》以清新自然的筆觸,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心境。詩人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,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的對比,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性的復雜性。通過詩人的抒發和思考,詩詞表達了追求自由、歡樂和友誼的愿望,以及對命運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熱愛。整首詩詞以明快的節奏和流暢的語言,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,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特色和風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