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露寒風細月如銀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露寒風細月如銀”出自明代鄒亮的《湘中弦》。
“露寒風細月如銀”全詩
《湘中弦》
明代 鄒亮
緲緲煙波帶白摐,露寒風細月如銀。
沙棠舟上愁回首,只聽猿聲不見人。
《湘中弦》鄒亮 翻譯、賞析和詩意
《湘中弦》是明代詩人鄒亮創作的一首詩詞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緲緲煙波帶白摐,
露寒風細月如銀。
沙棠舟上愁回首,
只聽猿聲不見人。
中文譯文:
湘江中的琴弦在輕煙薄霧中飄蕩,
清晨的露水寒冷,微風吹拂下,月光如銀。
坐在沙棠舟上,憂愁使我回首望,
只聽到猿猴的聲音,卻看不到人的蹤影。
詩意:
《湘中弦》以湘江中的景色為背景,描繪了一幅幽靜悠遠的景象。詩人通過煙霧繚繞的江面、清晨的寒露、微風吹拂下的明月和悠揚的猿聲,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憂愁之情。舟中的詩人回首望去,卻只能聽到猿聲,看不到人的身影,增強了孤獨感和無奈感。
賞析:
《湘中弦》通過精妙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方式,構建了一幅寂靜的江湖景象。詩中運用了煙霧、露水、風和月光等自然元素來烘托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孤獨。煙霧繚繞的江面和微風吹過的銀色月光,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,與詩人的情緒相呼應。詩人坐在沙棠舟上,回首望去,卻只能聽到猿聲,看不到人的身影,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。
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,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孤獨之感。它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遞了一種深沉的思索和寂寥的心境,給人以靜謐、幽遠的感受。整首詩字字珠璣,畫面感強烈,讀者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共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