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業是什么意思(工商業)
關于工商業是什么意思,工商業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宋代有市鎮 市鎮在宋代表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,據學者統計,兩宋時期見于史載的市鎮多達3600個以上,其中一部分市鎮,不論是人口數量,還是經濟水平,都超過了一般州縣。
2、市鎮的崛起,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開創了另一種淵源。
3、我認為今日中國正在拉開大幕的“城鎮化”建設,完全可以從宋代以降的“市鎮化”歷史中尋找經驗。
4、與由“城”而成的城市完全不同,市鎮是民間自發形成的,因工商業活動本身的力量而使“四方輻輳,并至而會”,并不依賴行政動員力,不需要官方統一規劃,當然也不具備區域政治中心的地位——但這并不會妨礙市鎮的繁華。
5、市鎮也不用配備一套完整的國家行政系統,宋代政府一般會在鎮派駐官方機構,但主要負責收稅和消防,鎮的日常治理還是有賴于民間自發形成的自治秩序。
6、草市更是全由民間自治,宋真宗時,有官員上奏說,嶺南的墟市已經很熱鬧了,我們應該給它們訂立一些規則,以加強管理。
7、宋真宗沒有同意,說這不是擾民嗎?讓人們照舊交易就好了,官家不必騷擾。
8、市鎮通常也沒有修筑一道畫地為牢的城墻,因為作為自發的商品交易中心,它們具有天然的開放性。
9、北宋時,宿州城因為城小人多,居民多“散在城外”,有人提議修筑外城,蘇軾就認為不必要,說城外“謂之草市者甚多,豈可一一展筑外城”。
10、總而言之,如果說由“城”而來的城市具有封閉、人力規劃、官治等特點,那么由“市”而來的城市,顯然是開放的,民間自發形成的、自治的。
11、 從宋代的市鎮發展史中,我們發現宋后的“市鎮化”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:其一,城市化的動力來自經濟的拓展,而不是權力的命令。
12、其二,城市化的進展跟市鎮自治的發育是同步的。
13、毫無疑問,由此形成的城市才是充滿活力的。
14、傳統“市鎮化”的這兩個特點,也應該成為今后“城鎮化”借鑒的歷史經驗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